当前位置:首页 > 知识 > “炒”Lo裙:热得快,凉得也快

“炒”Lo裙:热得快,凉得也快

2025-08-18 17:31:57 [百科] 来源:锐评聚焦网

炒鞋、炒炒盲盒、凉得也快炒Lo(Lolita)裙,裙热时下最热的得快三大“炒”货着实让不少人为此尽折腰包。如果说炒鞋炒的炒是新潮,盲盒炒的凉得也快是心跳,那炒Lo裙,裙热则是得快一场彻头彻尾的投机“凑热闹”了。

亚文明分服装产业一杯羹

“炒”Lo裙:热得快,凉得也快

Lolita洋装风格的炒形成,最早受到了欧洲维多利亚和洛可可风格的凉得也快影响,后在日本逐渐形成风尚,裙热近十年漂洋过海来到中国,得快很快就受到了一众“有钱有颜”小姐姐们的炒喜爱。从圈层文明转战服装售卖集市,凉得也快Lolita时尚衍生出的裙热服装产业在淘宝、闲鱼等交易平台上,拍出了远超原本标价数十甚至数百倍的高价。

“炒”Lo裙:热得快,凉得也快

虽然是小众文明,Lo圈却有极强的身份认同感,还自成了一套专业暗语及等级分明的圈内鄙视链:在Lolita茶叶会也就是Lo圈的聚会活动上,穿日牌(日本商标)的Lo娘(穿Lo裙的人)看不起国产的,穿国产的看不起山寨的。因此,经营时光久、设计制作经历更为丰富的日牌,在价钱上也处于Lo裙的顶端,平均价钱在千元以上。再加上最受欢迎的限量款的少量生产,时常营造出一裙难求的盛况。

国牌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,商标创建者通常兼具设计师和卖家双重身份。90后女孩“并不软的软喵子”是一名资深Lo娘,在采购了数十条Lo裙之后,她决策创建自己的Lo裙商标。如今,她的个人微博和商标粉丝达到近50万,店铺年售卖量超过2万条。

“相较于日本代购,国牌在价钱和售后方面明显更有优势,设计上也完全不输日牌。买家可以就短裙的样式直接与我们沟通,根据她们的想法我会对裙装进行更个性化的定制,以满足她们的需求。”经过6年的摸索,“并不软的软喵子”对国牌Lo裙与日牌的比拼上,显然有极高的信心。

产量大、全版照抄日牌的山寨Lo裙,则多受到学员族青睐。与此同时,也会遭到其他Lo娘的强烈鄙视。前段时光,网上一段穿山寨Lo裙的小学员街头遭到其他Lo裙粉丝辱骂的短片,就在网上引起热议。

而在Lo娘看来,那些炒Lo裙的LINE下载人与“穿山甲”(穿山寨Lo装的人)一样处于Lo圈鄙视链的底端。

“炒”Lo裙,生财自有门道?

那么,炒Lo裙为何目前如此火热呢?

首先,Lo裙售卖有一套有别于平常服装的贩售模式——限时限量。因为受众窄、销量小,商家会采用定金尾款制,测试集市回应,规避商品滞销带来的亏损。定金的比例通常在全价的30%左右,一些特别火热的萌款甚至会显现全款预售的情况。

供求失衡的集市特性,让黄牛有了乘虚而入的余地。在Lo裙二手交易集市上,黄牛会抢先购置热门店铺的上新款,再以高价挂到平台上售卖,那些急于购裙又没抢到的平常消费者只好心甘情愿地做超高差价的“接盘手”,乖乖被宰。

这套穿腻了,就转手卖出去,或者交换其他心仪的Lo裙。消费者非理性的消费理念,也是Lo裙时常被拍出天价的一个原因。闲鱼上,有人甚至不惜以2万元的高价买回曾经因“年少不懂事”转出的短裙。可以说,Lo裙价钱的增幅规律基本无迹可寻,完全倚靠裙款的火热度与数量多少决策。

当店家不再版,服装就处于“绝版”的状态,数量越稀缺,价钱也越炒越高。用股份原理来总结,这是个非常容易操盘控盘、囤货居奇的非规范集市。

但仍然有人从Lo裙中炒出了乐趣,在网上分享了她的炒Lo裙经历:首先要有一双“慧眼”,能发现具有潜在升值宇宙的萌款爆款;找准时机,果断下手,在大家未注意到以前抢先囤货;锁货后,等集市呈现供不应求的状况,再以限量的方式高价贩卖。

黄牛需具备一定的Lo圈背景,还要符合Lo娘的审美,如此高的炒作门槛,足以证明炒Lo裙只不过是一场价钱虚高、瞄准非理性消费心理的投机“狂欢”。一旦断定失误,滞销的货款无从出手,就只能栽在自己手里,或亏本转卖。

卖“福袋”也是Lo圈售卖的一大卖点。福袋类似于Lo裙的大礼包,一般包含一条或几条短裙,还有一些配套的装饰,如发夹、颈链、包袋等等,价位也因福袋内的产品数量多少、意义高低而有所区别。差异于炒盲盒,商家多会在福袋的商品描述中介绍内含哪些产品,服装样式更好看的福袋,显然会遭到更多Lo娘的抢购。

一旦这些性价比更高的福袋落入黄牛手里,价钱又将飙升,羊毛最后还是在买家身上薅。

乱象丛生,顶点或将成终点

谈及炒Lo裙,上班族MOR对此深恶痛绝,“那些人,一定不是真正喜爱Lolita的人,只是将别人的喜爱和爱好当成了赚钱的商机”。短裙有价,真正的喜爱却是无价的。正是抓住了Lo娘出于喜爱,不计价钱高低地购置Lo裙的消费心理,炒Lo裙的投机者从中发掘了有利可图的商机。

“并不软的软喵子”也认为炒Lo裙并非长久之计,她表示,穿Lo裙本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寻常的网购需求,更何况这里面并没有太多利润,目前却变成了一条产业链,集市泡沫大,只会是“热得快,凉得也快”。

观察Lo裙的消费群体会发现,她们多为90后、00后还在上学或者初入职场的年轻女性,入坑快跳坑也快也成为了Lo圈的买家特点之一。短暂的新颖感过后, 一点小小的理由,都有可能成为她们跳坑的原因。

刚上大一的“一锅”,在入坑Lo圈两年后,就决策跳坑了,“Lo裙太不日常了。我可能一条短裙只会穿个两三次,就再找不到合适的场合穿。闲置在衣柜占地方,卖不出去又只能自己亏钱”。

相比Lo裙,穿潮鞋的群体范围更广,即使是非收集限量款爱好的资深鞋迷,也可能因为跟风或者款式而购入限量款球鞋。但是Lo裙的受众小,Lo娘们因为Lo圈文明对入圈又有着极高的要求和极为随性的态度,因而难以形成稳定的炒作规模。

有专家指出,“炒短裙”现象背后的动因仍是资本疯狂炒作所致,无论炒什么、怎么炒,都是伴随着高危险的集市投机行为。等泡沫退去,在时尚风向和集市审美不断变化的当下,预计很快就会破裂。被短裙、球鞋“套牢”者,或将欲哭无泪。

在潮鞋集市“炒”得热火朝天的时候,有人曾泼下冷清水:鞋是用来穿的不是用来炒的。Lo裙,也应是如此。

(刘静)

(责任编辑:综合)

推荐文章
热点阅读
随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