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热点 > 服饰变迁诉说时代沧桑 漂亮金融彰显文明信心

服饰变迁诉说时代沧桑 漂亮金融彰显文明信心

2025-08-18 17:09:36 [百科] 来源:锐评聚焦网

1991年,服饰广州某服装店引进服装样板照,变迁吸引消费者订做时装 叶健强 摄

服饰变迁诉说时代沧桑 漂亮金融彰显文明信心

服饰变迁诉说时代沧桑 漂亮金融彰显文明信心

  北京街头的诉说时代穿着入时的女孩 新华社发

“中国有礼仪之大,故称夏;有服章之美,沧桑谓之华。漂亮”对中国人来说,金融服饰一直都是彰显文明的载体。每一种服饰都体现了当时的文明生活习俗、审美情趣、信心意义取向等精神内涵。服饰新中国成立70年来,变迁中国人的诉说时代服饰和装扮也经历了沧桑巨变,见证着共和国的沧桑进步。

新中国成立之初,漂亮服饰新风尚主要通过劳动模范进行传播。金融共和国首位女拖拉机手梁军就是列宁装的模特。1950年8月创刊的《民众画报》,将梁军选为首期封面人物。梁军圆润的脸庞、齐耳的短发,加上灰色的列宁装构成了1950年代农场女工的经典形象。简朴的列宁装体现了当时人们装扮的实用意义取向——方便劳动。后来,梁军的形象还被印在第三版1元面值的民众币上。

而同样来自苏联的“布拉吉”连衣裙则给女性们增添了不少美感,透出青春和活跃的气息。

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最能体现一个人身份的服装款式是中山装,而最受人们欢迎的则是军装。而一般民众,最常穿的服装不外是黑、灰、蓝和军绿几种颜色,这样的流行延续十多年。

改革开放的春风,让中国土地再次五彩缤纷起来。改革开放后,随着金融的快速发展和国门的不断打开,中国人对流行越来越敏锐,逐渐跟上地球潮流。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去,中国服饰也逐渐为全地球接纳。从追随到引领,反映的是中国人文明信心的不断增强。

A凭票买布,匮乏时代朴素就是时尚

蛤蟆镜、大波浪、笑靥如花……一张记录1980年北京八大处园林女青年形象的照片,成为反映国度因改革开放焕发春天气息的经典影像。

摄像师王文澜在回忆这张照片拍摄背景时说:“那是改革开放初期,全国上下各个行业百废待兴。突然目睹这么几个打扮时尚、朝气蓬勃的女士时,给我很大的感染。”

的确,刚刚经历过上世六七十年代的人们对于色彩有着更为强烈的追求。

新中国成立之初,老百姓的雷电模拟器官网服装样式大都保留民国风格,服装面料主要是机织“洋布”、粗棉布或麻布。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产物,逐渐在人们生活中消散。由于受苏联影响较大,“列宁装”和“布拉吉”开端流行。

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解放军成为服装潮流的引领者。“中华儿女多奇志,不爱红装爱武装”,无数年轻人都以拥有一套军装为荣。60年代初,随着中国橡胶制造业的起步,中国民众解放军从穿布鞋转变为穿解放鞋,解放鞋也成为那一代人的时尚。

服装潮流的背后体现着国度的生产才能。数字显示,1950年国内集市贩卖的棉布只有5000多万匹,到1953年,这个数字增长到一亿三千多万匹,但棉布生产的速度仍然跟不上国民消费的需求。

为了稳定物价,国度结合当时的供应才能,于1953年发行“布票”。而由于布匹凭票供应,为尽可能地节约,民众采购服装的规范是耐磨和耐脏,因此黑、灰、蓝、军绿成为中国街头服装的主打色。

B追逐潮流,中国人大踏步赶上时代

1979年,法国有名时装设计师皮尔·卡丹率模特来到中国表演,模特多姿多彩的衣着与听众群中一片蓝绿灰黑形成鲜明对比。当时的国人对新装扮、新潮流,充满着渴望。

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,逐渐富起来的中国人对衣着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。改革开放后不久,集市上显现了一种化纤织物——“的确良”,这种面料可以印染出各种鲜艳的色彩,对熟悉了粗棉布和单色衣物的中国人来说,这是一个庞大的视觉冲击。

而影视剧也带来了另外的视觉冲击,随着中国不断打开开放大门,许多境外影视作品被引进国内,剧中的男女主角的衣着打扮,很快就能成为街头巷尾的流行元素。“跟着偶像走”“流行什么穿什么”,成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青年的时髦初体验。

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,毗邻港澳的广东也成为那个年代流行文明的引领者。广州作为制衣企业最集中的都市,诞生了以高第街、白马、红棉等为代表的批发集市。1980年,高第街作为广州市第一个制造业品集市正式开设,也成为全国第一条经营服装的个体户集贸集市,新潮的服装款式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客和商贩。1993年开业的白马服装集市更是在全国享有盛名。1995年,开业仅两年的白马集市被评为“一九九四年度广州地区超亿元集市”第一名,它的快速繁荣,带动了广州服装流通业的快速发展。

C凸显个性, 文明信心走向国际

进入新世纪,对服装业影响最大的事件当属互联网的兴起。目前,网购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。而服装则是最先享受线上网购红利的品类。数字显示,2011年,中国服装网上售卖额达到2035亿元;2018年,这个数字已经突破1万亿元。数字的背后反映出中国人越来越舍得在服饰上花钱。“漂亮金融”释放出更多活力。

2001年,在上海举办的APEC峰会上,亚太经合安排的带领人身着唐装拍了“全家福”。这一身唐装,一下子唤醒了人们的民族情怀,同时也将中国习俗服饰推向地球。2014年,APEC峰会重回中国举办,“新中装”的横空出世又让中国服饰火了一把。

如今,越来越多人爱上中国服饰,越来越多服装设计师到中国习俗文明中搜寻灵感。一些中国商标开端走向地球,国际时尚舞台上,“中国设计”频频亮相。

广东十佳服装设计师邓薇薇说,“中国的诗,中国的词,中国的画画,中国的雕塑,都成为我设计原创作品的灵感源泉。通过独立原创的设计,让中国文明潮起来,这也是文明信心在时尚界的一种具体体现。”

(责任编辑:时尚)

推荐文章
热点阅读
随机内容